越是顶刊,越注重稳健性检验。如果我们想要发表高水平期刊,但是没提供稳健性检验的话,审稿人很可能就会认为我们的结论不可靠。他们会产生这样的疑惑:作者为什么要用这种分析方法?结果是稳健的吗?如果换一种方法,结果一定跟现在的预期是一样的吗?甚至,有的杂志的审稿人真的会提出让作者做稳健性检验的意见,如果解决不好的话,就会认为作者未满足期刊的要求,导致文章被毙掉。(摘自科研工匠系列讲座《量化方法在SSCI论文中的使用技巧与写作应用》,专家:徐老师)
在写课题本子时,我们要研究评审人最希望看到的是哪些内容。通常来说,评审人比较关注“我们的问题是什么”“理论基础是什么”“主要材料和方法是什么”“解决问题的思路和步骤是什么”“解决的问题有什么价值和意义”等内容。我们对这些问题进行回应时,一定要体现出论证的严密性和研究的创新性,这样才能够脱颖而出,切勿绵里藏针。成功的课题本子,无论是在内容还是在句式、标点符号上都无懈可击,找不出任何毛病。当课题本子能够达到自我欣赏、自我陶醉的程度时,就接近申报成功了。(摘自《二十大政策热点与2023年管理学课题选题与申报》,专家:王德胜)
关于量化分析的方法,很多人会问,单纯使用SPSS方法的论文能不能发表?我认为,这样的论文完全可以发表,但是如果做得太简单是不行的。比如,一篇文章里面只有一个简单的方程,这样的文章本科生都能写出来。这时候,我们需要结合着效应分析去分析中介效应。也就是说,只要不是特别简单,单纯做SPSS的话,也是可以发表SSCI的。这是因为,量化方法只是论文的一个辅助,通过方法得出结论,再去验证预期或假设。而且,SSCI期刊也比较青睐于SPSS等传统方法,认为越传统的方法越好,因为它们都是经过检验的经典方法,非常可靠。(摘自科研工匠系列讲座《量化方法在SSCI论文中的使用技巧与写作应用》,专家:徐老师)
对于有的学科比如数学,它分析的角度、逻辑以及视野等是值得我们去吸收和借鉴的。其他诸如哲学、历史学等人文学科(尤其是哲学),这种涉及到考证、田野调查以及人类学研究的方法,我们也可以从其他学科的研究方法中,去获得相关内容。因此,建议大家可以去看其他学科的论文来进行借鉴,比如哪些理论或方法与我们的研究相关联,就可以去学习。(摘自《二十大政策热点与2023年外国文学课题选题与申报》,专家:陈靓)
广义的质性研究追求一定程度的普适性。比如相关研究发现,学前教育专业大学生学习倦怠的原因在于不同社会观念的影响,而不同的社会观念肯定不是仅影响接受访谈的女大学生,该结论适用于所有学前专业女大学生。我们得到了这样一个普适性结论,用社会观念的影响来解释女大学生的学习倦怠问题。同样,有研究发现乡村教师的工作倦怠是时间结构和空间结构发生改变的结果。该结果也不是只适用于研究所调查的那几位乡村教师,“时空结构改变”这一归因分析,放到绝大多数的乡村教师身上同样适合。这些结论虽然是通过质性研究得出的,但是结论具有一定程度的普适性,这就是广义的质性研究。(摘自教育学学术前沿与研究方法在线研修班《教育学如何进行质性研究》,专家:周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