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研究的是一个很小的现象,比如说居委会、村委会、业主委员会,但这不意味着就是层次太低了。我们研究的可能是业主委员会的维权,维权的“权”就是权利,不是权力,不是权威。这个权利是个什么层次的概念?权利是全人类的政治生活里最重要的关键因素之一。我们写文章讨论业主委员会的维权的时候,背后研究的是中国人的公民权利意识怎样成长,怎样在跟物业公司、跟居委会、跟街道办事处的很细碎的互动过程中慢慢成长起来。从这个角度看问题,就不必担心别人认为你研究的东西太小、没价值。(摘自《不发表,就出局》,作者:李连江,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16年9月第1版)
所谓的开拓创新性,主要强调的是研究资料、研究视角、研究方法,研究理论这些方面的开拓创新。比如使用了新的资料,之前使用的都是a类资料,现在有了b类资料的加入,那么这个就是开拓创新的。比如在过去主要使用的是社会学的视角,现在我们用管理学的视角,这也是创新。(摘自科研工匠系列讲座《怎样发现好的研究选题:“脚踏实地,仰望星空》专家:王素洁)
现在的研究全部创新是不可能的,至少是不多见的,大多数是在别人的研究基础上有那么一点点进步。如果不注意体现,那点创新很难被审稿人发现和认同。因此,注意将自己的创新之处明确地写出来是十分必要的。有时审稿人看到你的成果时常会有似曾相识的感觉,如果不注意就很容易否定你的创新性。特别是,我们不能仅仅将别人的成果列为参考文献就完事了,应当与文献的研究成果有所比较。(摘自《科研论文写作新解——以主编和审稿人的视角》,著者:赵大良,西安交通大学出版社 2011年9月第1版)
投稿之前,先要了解下要投的核心期刊都有哪些栏目,这些栏目都有哪些类型的文章,再看看自己原先有没有相关的文章。如果有,看一下核心期刊是怎么表述的,我们按照它的表述去改一改。如果没写过,我们再根据栏目去对接选题。值得注意的是有些核心期刊会定期开设一些新理论、新研究的栏目,如果我们正好对新理论、新研究有看法,可以立即写这种文章。但凡刚开始设的栏目,它的稿件来源相对比较少,知道的人也比较少,那我们写文章,就相当于最快、最新的,发表机率也会比较高。(摘自科研工匠系列讲座《15篇C刊论文作者分享:基于核心期刊偏好的论文写作与发表策略》专家:何义珠)
创新就是在社会实践中有所发现,有所发明,有所前进,有所发展。创新是最可宝贵的品格,是一个民族发展的不竭动力。就学术研究来说,所谓创新就是要通过科学探索,提供新知识,提出新观点、新理论,为解决问题指明新思路。树立创新的品格,要提倡说新话,不要重复旧话。第一,针对新话题,说出新看法;第二,针对老话题,提出新见解;第三,是旧话新说,或者叫旧话重提。(摘自:《学术论文写作通鉴》,著者:陶富源,安徽大学出版社,2005年4月第1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