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研究大纲的重点是要发展一个“逐鸟解题”的陈述顺序,以便所要讲述的故事可以依序逐步开展,而不只是杂乱无章地写出某些东西。我知道有些田野研究人员声称,他们的脑子里有着完整的研究框架,不需要费事把研究大纲写在纸上。当你经验老练之后,或许可以尝试看看。不过,在你还不够老练之前,最好还是老老实实把研究大纲写在纸上。(摘自《质性研究写起来:沃尔科特给研究者的建议》,作者:哈利·F.沃尔科特,重庆大学出版社,2017年3月第1版)
突出问题导向是指我们研究当中的一些具体的问题,大家要突出。除了国社科的项目用时比较长,其他的项目给我们的时间都不是特别长,很大程度上相当于“短平快”的研究项目,而这些“短平快”的研究项目就要求我们一定以实际当中存在的一个突出问题作为我们的研究重点,也就是突出问题导向这一点。(摘自科研工匠系列讲座《20多篇核心期刊论文作者分享:选题“三问”、写作经验与投稿注意事项》,专家:翟桐)
根据变量相互之间的关系,我们可以把变量分为自变量、因变量。我们把那种引起其他变量变化的变量叫做“自变量”,而把那种由于其他变量的变化而导致自身发生变化的变量叫做“因变量”。自变量与因变量之间所形成的是因果关系。自变量变化在先,因变量变化在后;前者是因,后者是果。比如,“受教育程度高低影响收入水平的高低”,“科学技术的发展提高了社会生活水平”,这些陈述都是用一种因果关系把两个变量联系起来的。(摘自《社会科学研究方法》,著者:林聚任,刘玉安,泥安儒,山东人民出版社 2008年6月第2版)
学术论文的科学性,要求论文观点正确、材料真实、论证严密,这一切又缘于科学的思想方法,要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态度和方法去观察问题、分析问题,做到实事求是,不感情用事,客观公允,不主观臆断。因此,研究者必须具备良好的科学素养、一定的理论水平和严谨的治学精神。 学术论文的科学性,要求作者在立论上要客观,不得带有随意性,不得带有任何个人偏见。这与一般的议论文任意表达作者的观点是截然不同的。 学术论文的科学性,要求作者在论据上要有说服力,不得凭空捏造,要通过作者缜密地观察、调查、实验、研究,尽可能多地占有材料,以最充分的事实、确凿的证据、可靠的数据作为立论的依据。(摘自《科学研究方法与学术论文写作》,著者:周新年,科学出版社,2012年3月第1版)
通过操作定义,把一个抽象的概念变为可测量的具体化的变量形式。这一过程就是概念操作化的过程。操作化是指在社会调查研究中,将抽象化的概念或命题分解为可测量的指标和可被实际调查资料检验的命题的过程。对于简单的概念,可以用较少的指标来测量;对于复杂的概念,则需要运用多个指标来测量。选择指标的标准是,使指标能够最大限度地说明研究中所界定的“概念”的内涵。(摘自《社会科学研究方法》,著者:林聚任,刘玉安,泥安儒,山东人民出版社 2008年6月第2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