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写作论文时,首先面临的问题就是该写什么?题目的选择,关系着论文的成败,因此决定论文题目时,必须经过审慎的考虑。 题目的决定在于提供一个可以遵循的研究方向,并界定一个明确的研究范围。题目的选择涉及作者的经验能力与写作的时限。因此,写论文的第一个步骤,就是挑选一个作者有兴趣、愿意并且值得花时间去研究的题目。当然,作者所选的题目不能太大,一定要有充裕的时间来得及于期限内完稿,但题目与不能太小,必须要能找到足够的资料,以免言之无物。(摘自《如何写学术论文(最新版)》,作者:宋楚瑜,北京大学出版社 九州出版社,2014年5月第1版)
在一篇期刊论文当中选择的问题一定是比较小的,不可能面面俱到,因为我们字数有限,选取的问题一定要具代表性,也就是大家都关心、关注的问题。我们不能够选一个大家都觉得不是问题的问题,那拿来研究是没有意义的。(摘自科研工匠系列讲座《20多篇核心期刊论文作者分享:选题“三问”、写作经验与投稿注意事项》,专家:翟桐)
任何大型的写作计划,譬如:研究专论或学位论文,在进行过程中,都不会同步进行所有的章节。研究项目的规模越大,就越不适合将各个阶段的研究任务同步进行,因为难以从容应对各种杂务,时间的分配安排亦难以面面俱到,且心情的起伏波动也难以调适。不应该让预料之外的延宕导致研究或写作完全停摆不前,要有心理准备,预计到延宕的发生,而且也真的会发生。遇到这种状况,就应该设法先去处理其他任务,如筹备撰写下一篇论文、研究项目或研究项目的初稿。(摘自《质性研究写起来:沃尔科特给研究者的建议》,作者:哈利·F.沃尔科特,重庆大学出版社,2017年3月第1版)
文献梳理的目的就是要在前人已有的研究中寻求突破口,通过文献梳理,发现前人论述的一些局限,或者前人研究中存在的一些漏洞,也就是说可以找出还有哪些地方有研究的空间,然后我们去研究。事实上,这也是我们研究的创新所在。(摘自科研工匠系列讲座《20多篇核心期刊论文作者分享:选题“三问”、写作经验与投稿注意事项》,专家:翟桐)
写作真正重要的就是结果。只要结果对了,过程中所使用的方法就是合适的方法。不管你在写作过程中喝了多少咖啡、失去多少睡眠、“浪费”了多少时间,第一份草稿看起来多么惨不忍睹——这一切都不算什么。请牢记贝克尔的忠告:“唯一算数的版本,就是最后完成的那个版本”(Becker,1986,p.21)。(摘自《质性研究写起来:沃尔科特给研究者的建议》,作者:哈利·F.沃尔科特,重庆大学出版社,2017年3月第1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