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投稿基本上是当前期刊投稿的主要方式,它的好处是我们可以在系统里面看到每一步的审稿流程,稿件可以得到及时的反馈。当然也有期刊更新比较慢,但是基本上都会有一个及时的反馈。它的缺点是比较容易被钓鱼网站诈骗,导致金钱的损失和稿件的泄露。另外有的投稿系统的注册比较繁琐,比如说要我们填银行卡号,要填身份证信息,还有单位名称之类的很多东西,而且这些都是必填项,不填还注册不了。(摘自科研工匠系列讲座《从选题到投稿:核心期刊论文写作的过程与要点》专家:唐超)
有的期刊对于作者单位、职称、学历有歧视,有的期刊的审稿周期没有公布,比如审稿周期过长,我们实在等不了,要急着用,要急着毕业或者急着评职称,还有的期刊退稿也不通知。这些信息其实更多的是来源于前人的投稿经验。所以在这个情况下,我们大家会发现前人的投稿经验对于我们选择目标期刊是比较有帮助的,是可以精准地帮助我们做进一步识别的。(摘自科研工匠系列讲座《从选题到投稿:核心期刊论文写作的过程与要点》专家:唐超)
众所周知,每个学科都有它对应的专业期刊。期刊编辑在初审环节首先看的就是选题方向,因为看题目就能判断出来了,比较省时省力。从选题方向选择目标期刊主要有两种方式:一是,看该期刊当年的选题方向,即当年的征稿主题,这是一个重要参考。如果自己的选题恰好在该期刊的选题方向内,至少过初审的概率是比较大的,相对来说审稿流程可能也会加快。二是,在中国知网按照关键词去搜索,看自己的选题都在哪些期刊上发表过,这些期刊可能就是我们投稿的备选期刊,然后我们再结合期刊的栏目,看看期刊有没有设置我们选题的栏目,以及期刊对格式、字数的要求来做一个综合判断。(摘自科研工匠系列讲座《从选题到投稿:核心期刊论文写作的过程与要点》专家:唐超)
有的期刊偏向定量的研究方法,如果是一篇纯理论的文章投过去肯定是被退稿的。有的期刊偏向定性的研究方法,比较喜欢收一些纯理论的文章。还有一些期刊则是两者都要的,像一些大学学报,时政类的文章也收,理论性的文章也要。所以在这种情况下,我们就要结合着自己文章到底做的是实证研究还是纯理论的研究,在这个基础上去做进一步目标期刊的筛选。比如说,一篇定量研究的文章投到了一个偏好于定性研究的期刊,那录用的概率肯定就大大降低了。所以我们说论文要写得好,也要投得好,就是这个原因。(摘自科研工匠系列讲座《从选题到投稿:核心期刊论文写作的过程与要点》专家:唐超)
我们会发现有的期刊它对字数有一个上限要求,有的期刊是上下限都有。所以大家对期刊字数的要求也要进行进一步的修改,还有格式的规范,比如说,参考文献的标注形式,包括参考文献最后的呈现形式,以及图表的呈现形式。比如基本上图表都要在可编辑状态下,还有一些具体的脚注形式,大家会发现每个期刊可能要求都不一样,就以参考文献来说,据我了解至少有四五种左右的参考文献。在这个过程当中,我们一定要慎之又慎地去对文章进行检查和审阅,当然也可以找其他的同学或者朋友帮助我们再看一遍,往往自己不容易发现的一些小错误,其他人可能会很容易发现。(摘自科研工匠系列讲座《从选题到投稿:核心期刊论文写作的过程与要点》专家:唐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