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约课题申报的两大关键因素是课题申请人的各种条件和课题申报书的质量。但是由于课题评审采取的是双向匿名制,像申请人的各种条件,如学校、学历、职称等并不能直接影响申报成功率,只能通过前期基础来间接影响立项成功率,但是前期基础在短时间内并不能改变。对于想在短期内实现课题突破的申请人而言,归根结底还是要在课题申报书写作质量上下功夫。尤其是教育部的项目,只要申报,自己的课题本子还是有比较大的可能性会被外审专家看到的。(摘自教育部产学合作协同育人项目系列讲座《艺术学教育部项目申报书论证与撰写在线研修班(福建工程学院)》,专家:张嫣格)
关于研究方法的选择,有两点要去考虑。第一点是要考虑自身知识积累。如果你从来没有做过定量的研究,那么硬要使用定量的研究方法,也是不合适的。因为很大程度上你会感觉很吃力,需要在短时间内去恶补很多专业知识。第二点是要结合自身专长。不过就目前而言,如果文章的发刊级别指向SCI或SSCI,定量文章会更容易发表。但是如果你的专长是定性研究,或者受限于学科特色,仍需要综合考虑。比如研究民族音乐学,就很难使用定量研究方法。(摘自教育部产学合作协同育人项目系列讲座《音乐学科论文写作与课题申报在线研修班(阿坝师范学院)》,专家:李嘉)
制约课题申报成功率的因素无外乎两个:一个是申请人的各种条件,如学校、学历、职称,等等。但是对于青年基金项目评审来说,其实不太看重前期成果,像申请人的各种条件如学校、职称等也都不是很看重,只要是博士学历就可以。它其实更注重的是个人写本子的能力,也就是制约课题申报成功率的第二个因素——课题申报书的写作质量。其实专家评审时,最重要的就是要通过课题本子,判断你的学术研究方向和你个人对于学术的态度,比如态度是否认真严谨、逻辑思维是否合理严密、写作是否规范,等等。(摘自教育部产学合作协同育人项目系列讲座《艺术学教育部项目申报书论证与撰写在线研修班(福建工程学院)》,专家:张嫣格)
课题选题时要做到“知彼”,需要关注以下三点。第一,选题时应了解学术研究热点和政策最新动向,要去思考如何能够将自己的选题与热点关联起来。第二,关注相关课题指南导向。一般情况下,我们可以关注国家社科基金课题指南或教育部人文社科项目,从中找到选题依据。这样,我们就有了一个课题选题的总体方向。第三,注意选题视角和研究可行性。我们要从不同的视角进行课题选题,这样才能避免选题创新性不足,发生撞车、落入窠臼等情况的出现。另外,我们还应考虑课题选题研究可行性的问题。比如,某一个课题选题对别人来说是可行的,对于我们不一定可行。(摘自教育部产学合作协同育人项目系列讲座《艺术学教育部项目申报书论证与撰写在线研修班(福建工程学院)》,专家:王秀伟)
构造优质的论文引言需要把握三点。第一,确立一个有待深化的研究领域。大家需要确认该研究领域是重要的、关键的、有趣的,或者在已有研究中存在着一些短板或者不清晰的地方。需要注意的是,大家不要一开始就想着完全创新,这是不太可能的。第二,找到一个突破口。“突破口”即指出前人研究中的空白,并扩展已有的知识体系。这一点对于研究来说是非常重要的。第三,抓住研究重点。引言需要讲清楚论文想研究什么,假设是什么,研究的成果会对未来的研究起到什么样的作用。把这些问题一一交代清楚,读者才会有兴趣继续往下读。(摘自教育部产学合作协同育人项目系列讲座《音乐学科论文写作与课题申报在线研修班(阿坝师范学院)》,专家:李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