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方法”是切合实际研究的方法与技术,也是针对研究问题所需的一种搜集与分析数据之程序与技术。研究论文的研究方法一定要根据研究问题的省思与研究文献的探讨,针对可能研究方法,加以研究设计,提出可行研究架构,才能有效进行研究数据搜集与数据分析,进而解答研究问题。 特别是,研究方法应具有严谨度,研究方法要说明清楚如何进行研究,而且方法也要适切可行,特别是研究方法之选择,更需适合研究目的与研究问题:换言之,要针对研究目的与研究问题选择适当研究方法,甚至可以列表加以对照检核。(摘自《论文写作的通关密码》,著者:蔡清田,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年1月第1版)
拟大纲有两个秘诀: 第一,需要提出问题。换言之,就是要问为什么、是什么、什么时候、怎么样等问题,然后将这些问题的答案记下来作为全篇的重点。 第二,将各个问题分类成段,之后再细分成小段。(摘自《如何写学术论文》,著者:宋楚瑜,北京大学出版社 2014年5月第1版)
论文主要在说理,而非字句的堆砌,并不是越长越好,通常期刊论文、学位论文等一般都有字数的规定。初稿是长是短,得视个人习惯而定,一般来说,先为长篇,再作删减,然亦不宜过长,而增加以后整理上的困难。(摘自《如何写学术论文》,著者:宋楚瑜,北京大学出版社 2014年5月第1版)
在参考书籍做笔记时,一定要了解,不是所有的书和资料都要花相同时间一一细读,培根(Francis Bacon,1561-1626)曾说过,有些书必须慢慢品尝、咀嚼消化,有些书可以囫囵吞枣。因此阅读的速度完全要看资料的重要性,再由当事人根据实际状况作决定,不能同样看待,采平头主义方式处理。(摘自《如何写学术论文》,著者:宋楚瑜,北京大学出版社 2014年5月第1版)
很多论文存在这样的问题,整篇论文中没有或不用方法,就是作者自己怎样理解所研究的问题,他们就怎样去写,没有理由,也没有论证,整篇文章就只是在阐述自己的观点。但这样是不合适的。学术论文的写作特别强调对话意识,如果你把论文写成一篇自言自语式的、没有方法的文章,那么,它就会影响到论证的严谨性,又会造成别人在读你这篇论文时,不能判断你的专业性以及你对研究问题思考分析的路径,从而很难看出你的结论到底是怎么得出来的。(摘自《学术论文写作与发表指南》,著者:周传虎,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19年10月第1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