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展开学术写作的四种规范
写论文,我们首先要清楚地认识到它是具备科学性的,这就要提到学术的四种规范。
第一,格式规范。论文都有通用的格式,比如题名、作者、单位、摘要、关键词、正文、参考文献等,但有些论文是有特定格式的,如果我们投稿对应某个目标期刊,是要采用目标期刊格式的。第二,语言规范。实际上,现在的论文已经不是纯粹的学术语言了,其中也掺杂了一些行政性的、总结性的话语。比如,思政类论文的作者,很多话语都是具有引导性、强化性、统筹性的行政语言。某些期刊在对策部分喜欢采用总结性的话语,按理说这种大而空的语言是不受待见的,但也要根据期刊的偏好不同,视具体情况而定。第三,伦理规范。不能造假、不能P图(其实P图就是造假的一种具体形式)、不能泄密。不论自然学科还是人文社科,我们的数据是不能造假的,如果我们要做参考,可以从统计局、教育局、文化局等正规、权威的地方获取。如果涉及实验数据,一定要有确切的记录,而不是按理论上A加B等于C的方式去写论文。不能造假不单指数据,内容、图表论文的所有部分都不能造假。第四,道德规范。直接复制粘贴是最不可取的,这属于抄袭,可视为学术不端,但这种明面上的抄袭也分为线上(已刊发的)和线下(比如课题组的),再就是代写代发,这种事情是要不得的,因为它直接跟个人信誉、学术声誉挂钩。(摘自科研工匠系列讲座《论文写作前的“搜商”训练》,专家:何义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