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思政本位”的角度思考选题
从选题的角度出发,借助对于课程思政本身的更积极的理解,我们可以尝试着做一些更积极的探索。具体到课程思政这类论文的选题时,我们大致有思政本位、专业本位、双向融合、教育本位以及本体研究等五种思路。
思政本位即专业向思政融合,或者反过来说,我们是借助思政的东西来写论文、做选题的。如果抽离了思政的属性,可能这个选题就不是一个好选题了。所以,这可能要更多地了解和应用思政相关的知识,包括思政教学的知识,也包括实施政策(政府文件等)。由此看来,借助于思政的一些成分、要素,是可以提升我们本身选题质量的。换言之,我们写论文要“蹭个热点”,要紧跟政策发展,要紧跟国家大政方针……其实,我们好多人平时写论文本来就是这样做的:一方面很反感这些东西,但一写论文就去蹭政策的热点。如果真有能耐,完全可以不去蹭热点。既然要去蹭热点,就不要再对思政方面抱有反感。总之,不能任凭自己感性的认知来影响我们的教学、研究工作。如果从论文的选题角度来讲,借助思政方面的知识与问题,还提供了一种可能性。不管我们是什么专业的,其实都可以往思政方向上靠,因为这本来就是一种选题类型。(摘自科研工匠系列讲座《思政教育到底怎样融入专业课:论文选题角度的五种可能》,专家:乌角先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