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logo

用意识层次论看“学术写作的自我疗愈”

心理学家肯•威尔伯把人的意识分为四个层次,即角色层、自我层、存在层以及心灵层。我们把威尔伯的层次划分转移到咱们关心的主题上来——学术写作也是一种自我治疗的过程。第一,从角色层的角度来看,我们要驱逐负面情绪,恢复学者本真。我们要保持对学术的敬畏感,以此驱逐所谓的负面情绪。第二,从自我层的角度看,我们要直面自我缺陷,激发科研潜能。我们要直面现实问题,不要总是以现实问题为借口来搪塞。做出调整,就不会被负面的情绪所笼罩,针对现实问题,多去探讨怎么办,从而激发自己的科研潜能。第三,从存在层的角度来看,我们要拓展社会联系,发现社会价值。比如,我们把论文写出来了,应该拿去让旁人看看,提提意见,然后根据意见再去提升。并非是写得多好才让别人看,正是因为写得并不怎么好,所以才让别人看。第四,从心灵层的角度来看,我们要强化写作训练,永葆学术初心。写作训练是关键环节,前面三层是一个调整的问题,而第四层是个训练的问题。我们读完硕士读博士,然后当老师是要做什么的?是传道受业解惑的,不能天天散播负能量,要满满正能量去上课,去搞研究。哪怕周围都很黑暗,我们也要成为黑暗中的那些一束光,去照亮前方。心灵层的东西,写作训练做得多了,论文越写越高兴,越写越快乐,越写越觉得自己整个人都发生了变化。(摘自科研工匠系列讲座《作为一种疗伤工具的论文写作》,专家:乌角先生)

评论

暂时还没有数据

评论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