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正动机,把写论文视为思维训练的过程
在进入主题之前,先要指出或纠正一个问题。很多人对于写开题报告是存有抵触心理的。如果有这种情绪或心理状态,开题报告注定写不好。假设一个人在主动性、积极性缺位的时候就写作,即使完成,也属于应付性质,质量肯定不会好。这里,首先跟大家交流的是,我们为什么要写论文,也即写论文的动机。有人会存在疑问,觉得论文是很高大上的东西。从形式上来说,如果不写开题报告、不写论文,就拿不到文凭和学位。从写论文的作用来看,我个人认为写论文不只是为了拿文凭。但凡或多或少写过论文的,应该会发现,它是一个思维训练的过程,是一种思考问题的历练。如果把写论文放到这个层次,那你对写论文的积极性会有所提高。写论文有一个基本的结构,即“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过程中,要讲逻辑、懂方法。换言之,即便毕业之后,也可以形象地把具体事务当做写论文。针对于某项工作中的事务,我们如何去有逻辑、有条理、高效率、高质量地完成?从这个角度联想,把论文写好对日后工作是大有裨益的。(摘自科研工匠系列讲座《论文开题报告中的早、快、慢和一个好习惯》,专家:孙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