痛苦——论文写作发表的第二重境界
“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这是从撰写论文到发表论文的第二重境界。即便如此,也未必换得来一个好的结果——辛苦撰写的论文能够得以发表。以个人为例,在我计算机的硬盘里,就存储着几十篇文章,自我感觉这些还都不错,认真写也仔细改了。但投稿出去之后,依旧是石沉大海,这些论文已经永远地就躺在我的硬盘当中,很大概率上讲,它们再也不可能被发表出来。因为时过境迁,很多选题已经成为过去式,不可能被发表,自然也就没有再去修改的必要。我相信很多年轻的学者在论文撰写和发表过程当中,也会跟我一样处于这样一个阶段——就是辛辛苦苦地去写,搞得自己身心俱疲,非常憔悴。虽然每一篇论文,都是自己的心血,但未必有什么好效果,这也让人有点束手无策。但反过来讲,如果我们没有经历过这种痛苦的阶段,经受住这种折磨,那很难在读硕士、读博士的阶段有所收获(体会),而这个阶段恰恰是“大浪淘沙、洗尽铅华”的过程。(摘自科研工匠系列讲座《好论文诞生记:核心期刊论文的选题策划步骤与投稿发表攻略》,专家:孙老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