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logo

用方法制定论文框架

用方法来制定框架,就是一些建构的方法,比如说美术史、音乐史的、电影史的建构方法,以《“董源”概念的历史生成》这篇文章为例,作者用的是绘画史建构的方法,作者认为董源不一定是我们今天所说的董源,董源有很多种董源,比如有宋代的董源,有元代的董源,还有明末清初的董源,还有沈括认为的董源,米芾认为的董源,还有董其昌认为的董源,这些“董源”肯定是不一样的。所以“董源”概念的提出在绘画史中到底形成了一个什么样的规律。这篇文章的框架,首先是——晚明之前的绘画史和鉴藏史对“董源”的叙述,很明显,这一部分是对“董源”这个概念进行溯源,那为什么是晚明之前的呢?一定是有意图,后面紧接着说了晚明董其昌对“董源”的历史叙述。可见,董其昌所说的“董源”肯定有别于之前的“董源”。换言之,董其昌所认为的“董源”是奠定了其历史生成的“董源”。往下看,(正文第三部分)品评权力重心的南移,我们都知道董其昌的“南北宗论”是非常有影响的,此处所说品评权力重心的南移,是否意味着南宗的品评高于北宗了呢?(正文第四部分)论述的是绘画史主线的确立,由此,从前到后,整篇文章的框架就非常清晰得展现在我们面前了。作者就是用中国绘画史中的建构体系,这一方法论来写这篇文章的。(摘自科研工匠系列讲座《主题、文献、方法与框架:论文写作的高效“四原则”》,专家:李浩然)

评论

暂时还没有数据

评论成功